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牛强[1] 崔增宝 NIU Qiang;CUI Zengbao
出 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摘 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流俗”的时间观念提出了质疑,将时间看作是“理解一切存在的视域”,并尝试通过探索时间来理解存在。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他用“时间性”来诠释“此在”,进而通过“时间状态”来阐述存在论的历史问题。1930年之后,海德格尔试图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时间,以期更贴近他所探讨的存在问题的本质,这被他称之为居有的敞开域的“时间——空间”(Zeit-Raum)。这种关系超越了物理学上纯粹量化的空间与时间的简单混合,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对海德格尔时间观的探讨,有利于深化对存在本质的理解,并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