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钦彬 Liao Qinbi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变局与思想世界重塑中的‘中国哲学’研究”(22JJD720013)。
摘 要:东亚哲学在今日并非自明的概念。该哲学的建构与探讨,在现今被推动的世界哲学、汉语哲学语境里,有其特殊地位。在此前提下,本文试图透过直观与自觉、移情美学、大乘佛教的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块,对东亚哲学成立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本文首先检讨了柏格森在中、日被接受后产生的直觉或直观之哲学发展,以及西田几多郎与民国时期哲学家之间的哲学立场之异同;其次以利普斯“移情美学”为主轴,探讨了此概念透过“气韵生动”在中、日被接受与转化的情况;最后以绝对的无与相对性有无为坐标,检视了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对虚无主义的解释与回应,以及京都学派对此哲学研究动态所能提供的思想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