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宇平[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4期72-83,F0003,共13页
摘 要:1937年4月,姚莘农(Yao Hsin-Nung)在英文杂志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上撰写《中国电影》(Chinese Movies)一文,探讨中国电影的成果与不足。他将题材的拓宽视作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可喜现象,同时指出这源自越来越多的一流剧作家参与了电影剧本写作,“当电影业创始的时候,一般文人视电影片子为不屑问闻的事体,直到1931年以后少数著名的剧作家及小说家开始活跃起来,从事于影片的摄制了。现在国产片中的情节和剧本,都是一般著名的戏剧家所供给的,包括田汉、阳翰笙、欧阳予倩、阿英、洪深、沈端先及其他诸人,这自然帮助了提高中国的电影艺术,同时也可以作为‘何以技术落后的国产片常常会有优美的剧情和题旨,的一种解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