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兰 邢凯 王全旺 Liu Wenlan;Xing Kai;Wang Quanwang
机构地区:[1]晋中学院,山西晋中030606 [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19期182-186,共5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3年度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四五”滚动研究课题“第二批”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20230132。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复杂,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动摇,传统心理教育成效减弱。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积极心理学提倡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探究人的积极品质,充分激发个体潜能并使其获得幸福感。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基于此,高校及心理教师应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价值,并利用新媒体资源、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依托新媒体渠道等,实现以积极体验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营造积极氛围,构建以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阐述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提出新媒体时代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旨在为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13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