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庄方[1]
机构地区:[1]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出 处:《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36-39,共4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基 金:202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95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涉农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2021/01/87);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课题“新时代地方高校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JSJYDJ1018)阶段成果。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这个最根本的能动要素上。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视角出发,对辅导员扮演的社会角色进行再梳理、再认识,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实践层面的审视和省思,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隐匿思想政治引领主题、过分依赖“权力”性影响力、无原则地迎合学生等悖离亲和力生成的做法。在剖析的基础上,从修德正身、修业明理、修诚正行、修艺求精四个维度探索辅导员提升素养修为,完成角色实践的路向。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角色实践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