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蓉[1] 刘昕丹 高淑娟[1] 刘莹[1] 贺静雅 刘贵生[1] 朱云清[1] 郭雪艳[1] 阎春英[1] 姚筱 

机构地区:[1]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68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4年第10期699-702,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2020JQ-944);陕西省人民医院院内孵化基金资助项目(2022-34)。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我院近9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因ANVUGIB住院的223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病因和相关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238例患者中男性1718例、女性520例,男女比例为3.3∶1;所有患者年龄18~94岁,平均年龄(55.4±17.8)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所有患者中,引起ANVUGIB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69.7%),其次是消化道肿瘤(10.6%)、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0.2%)、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6.6%)和反流性食管炎(1.3%)。随着年份增长,消化道肿瘤的构成比呈整体上升趋势,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2017~2019年医源性出血的构成比较2014~2016年有显著上升(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比例依次降低,而消化道肿瘤患者比例依次升高;老年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比例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随着年份增长,消化道肿瘤、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平均年龄均呈增长趋势(P<0.05)。2017~2019年间无诱因ANVUGIB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2011~2013年间和2014~2016年间(P=0.001)。与2011~2013年间比较,2014~2016年间药物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明显上升,其他因素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整体下降;2017~2019年间药物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明显上升,饮酒及其他因素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药物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药物(312例,61.2%)、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113例(22.1%)]及激素(85例,16.7%)。中年组NSAIDs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均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性出血患者比例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激素相关性出血患者比例低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ANVUGIB患者药物危险因素构成比中

关 键 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573.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