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褚凯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86-90,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双创’背景下邳州年画非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2024SJYB0868)。
摘 要:李洱《花腔》在写作内容与形式上呈现出很强的历史逻辑。它不但以“新历史主义”视角探究当代文学的价值空间,而且通过“人、境互构”的观点引导作家和读者进一步关注文学批评的主体能力。通过分析《花腔》中凝聚的历史逻辑,提炼出三点提升文学批评主体能力的启示:以情境体认增强感受力、以主体建构提升阐释力、以历史视角重塑判断力,并以此作为大众重新审视当代文学甚至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