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怡欣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21期86-88,共3页
摘 要:霍耐特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第三代核心人物,其劳动思想的内在批判逻辑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工作方式和劳动关系的质疑和挑战上。首先,霍耐特认为传统劳动方式过于机械化和重复性,缺乏创造性和个性化,导致工作者的疲惫和情感空虚。他反对将劳动者简单地视为生产力和资本的工具,而主张赋予劳动者更多的自由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其次,霍耐特指出传统的劳动关系存在着不平等和剥削现象,劳动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享受劳动的成果。他主张建立基于合作、平等和尊重的劳动关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同时,他也反对过度分工和专业化对劳动者个人发展的限制,主张注重劳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让劳动者能够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总的来说,霍耐特劳动思想的内在批判逻辑在于对传统劳动方式和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评,提出了建立更加人性化、平等和尊重的劳动制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91.9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