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培铭
出 处:《电影文学》2024年第22期67-72,共6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8)。
摘 要:“比象”可用于言说中国电影与文化核心之“道”的隐性关联,“象征性摹仿”与“审美化表现”是两个主要维度。中国电影常通过首尾复现的循环结构“比象”于“道”之形态。“道”之观念的丰富性,形成了民族影像多元化的创作观念。传统“阴阳观”使中国电影形塑了对比共构、悲喜情调和影像手法。“比象”思维不仅局限于对“道”的摹仿,其所衍生的审美经验也促使中国电影走上了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发展之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