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象于道”:中国电影的影像思维与美学阐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吕培铭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出  处:《电影文学》2024年第22期67-72,共6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8)。

摘  要:“比象”可用于言说中国电影与文化核心之“道”的隐性关联,“象征性摹仿”与“审美化表现”是两个主要维度。中国电影常通过首尾复现的循环结构“比象”于“道”之形态。“道”之观念的丰富性,形成了民族影像多元化的创作观念。传统“阴阳观”使中国电影形塑了对比共构、悲喜情调和影像手法。“比象”思维不仅局限于对“道”的摹仿,其所衍生的审美经验也促使中国电影走上了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发展之路。

关 键 词:比象思维  中国电影 民族文化 影像思维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