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福龙 LV Fulong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晋中030800
出 处:《武陵学刊》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学的起源、演进与复兴”(18ZDA162);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下山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YWQN202249)。
摘 要:孔子认为人际互动的运作原理为“报”。因不同类型的“报”会对人际关系的维持产生不同的影响,孔子因之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仁”。“仁”的基本内涵为施之以爱,返报以爱。仁者之爱具有“差”“序”两大特征,“差”的内涵为爱人的态度无差别、爱人的程度有差别,“序”指互动双方将原本的平等关系转变为纵向关系,“差”与“序”的驱动力皆来自人们对生命正当性的追求。“差”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亲其亲”的同时又能“不独亲其亲”,“序”的作用在于形成上行下效的道德传导机制以及纲举目张的社会秩序。按照“仁爱”原则展开互动,行为者需要确定“己”在互动过程中的位置。研究孔子的关系学原理既有助于增进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本土关系学理论的拓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