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测模型的构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琳 齐立 黄惠媛 邓伟林 卢春玲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内科 [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康复医学科,广西桂林541000

出  处:《大医生》2024年第23期12-15,共4页Doctor

基  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0139-5-6)。

摘  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继发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97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继发DCI将其分为非DCI组(60例)和DCI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H患者继发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构建列线图,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BA)、低血红蛋白症、低钠血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I组患者合并高血压、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评分≥Ⅲ级、低白蛋白血症占比均高于非DCI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评分≥Ⅲ级、低白蛋白血症均为影响SAH患者继发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CI:0.690~0.872),提示模型区分度尚佳。拟合优度检验验证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吻合程度均较高,提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评分≥Ⅲ级、低白蛋白血症均为影响SAH患者继发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和一致性均较好,可为早期识别SAH患者发生DCI风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