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光时期上海戏曲景物造型的“求真”倾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云昊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创意)(上)》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晚清《申报》戏剧广告整理与研究”(22YJA751018);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州大学——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商业戏园景物造型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现为多种舞美形式和“求真”的审美追求。上海开埠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文化下移、租界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上海商业戏园逐步准演夜戏,并引入煤气灯照明系统,因此舞台空间中可视可观的部分逐渐增多。同治、光绪时期的上海商业戏园为了应对戏园竞争,各出奇招,利用灯光照明、舞台布景和机关道具等新奇景物造型吸引观者。这些物质化的布景和机关道具又区别于西方的写实布景,并不追求“实景”重现,而是具有“求真”的审美旨趣,是中国戏曲美学精神的延续。

关 键 词:同光时期 上海 商业戏园 景物造型 求真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J814[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