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贺 Li He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 处:《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6期133-146,共14页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尼采与19世纪末欧洲的文化危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伪装是智术师惯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在柏拉图的对话《斐德若》中,不在场的智术师修辞学家吕西阿斯就以三重伪装,即讲稿伪装成讲辞,爱欲者伪装成无爱欲者,低劣的爱欲伪装成友爱,迷惑了雅典青年斐德若。本文认为,通过解读《斐德若》中对话场景的设置与情节论证,辨析智术师的爱欲论本质,可以发现正是因为缺乏灵魂关怀、信奉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智术师吕西阿斯的爱欲才充满了伪善与欺骗,具有利己主义特征。柏拉图以戏剧性的笔法呈现了一场“哲学与修辞术之争”,让不在场的吕西阿斯和在场的苏格拉底之间展开了爱欲与修辞术的竞赛,最终使讨论指向了智术师与哲人的灵魂品质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