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新一代女作家作品中的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行超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快乐阅读》2024年第8期26-29,共4页

摘  要:在《“她”字的文化史》一书中,历史学家黄兴涛曾经深入考察了现代汉语中“她”字的成形过程,及其背后深刻的历史与政治含义。作为一种性别观念的载体,“她”字的出现最早来源于英文翻译时“she”的对应词的缺失,在经历了诸多争议,尤其是与当时颇为盛行的“伊”字的竞争之后,与“他”同音的“她”字最终胜出。在书中,黄兴涛道:“从‘现代性’的历史内涵角度来看,‘她’字的产生和社会化认同的实现,与男女平等、女性自主的价值原则,以及大众至上的民主想象所参与起到的作用,也不无关联。”

关 键 词:对应词 性别观念 性别意识 历史内涵 现代汉语 英文翻译 成形过程 社会化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