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振华
机构地区:[1]豫章师范学院
出 处:《传媒论坛》2024年第19期3-3,共1页Media Forum
摘 要: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模式。网络流行语,作为这一变革的生动体现,不仅映射了网络社会的群体心理与情绪风向,还在网络话语空间占据了一席之地,进而对话语权力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生态中活跃的组成部分,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中扮演着沟通、认同与批判的角色。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创意性、高度的传播性和快速的更迭性,成为连接线上线下、跨越年龄界限的文化符号。从“打call”到“yyds”,从“emo”到“内卷”,这些流行语不仅是社会现实与民众认知结构的反映,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话语体系和认知框架。它们往往源自网络热点事件、社交媒体互动或特定群体的文化创造,通过网民的自发传播与媒体的放大效应,迅速成为网络空间稀缺的文化资本和社交货币,并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