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解析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秋华[1] 

机构地区:[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新校园》2024年第11期87-88,共2页New Campus

基  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创新机制研究”(23XG0303);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融入山东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2023—DYZX—67)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杜鹃,又称布谷鸟、子规、杜宇。杜鹃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诗经》中便能看到杜鹃的身影。唐宋时期,杜鹃意象更加广泛地运用到诗词中,其意义也得以延展,传递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随着国际文化传播日趋广泛,如何带动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象之美,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成为诗词教学的关键,本文将以“杜鹃”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关 键 词:杜鹃意象 古诗词 意象之美 诗词教学 《诗经》 杜宇 唐宋时期 思想情感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