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太原师范学院诗词曲研究中心、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2]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中华戏曲》2023年第4期32-47,I0004,共17页
摘 要:作为闽剧前身之一,“平讲戏”是清代福州方言区城镇、乡村传播最为广泛的地方小戏。由于史料记载稀少,特别是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福州书坊刊刻曲本匮乏,使“平讲戏”起源时间以及“两小戏”(生、旦)、“三小戏”(生、旦、丑)、“多小戏”(生、旦、丑、杂)脚色变换演化时间难以找到确实根据。近从上海拍卖市场购得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来自福州刻印的“平讲戏”曲本五种,为“平讲戏”起源及脚色变换演化时间的探讨,提供了一批可靠的原始资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