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

作品数:46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曲艺说唱文学民国时期宝卷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社会科学》《中华戏曲》《民族文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拍卖清代福州“平讲戏”五种考论
《中华戏曲》2023年第4期32-47,I0004,共17页于红 李豫 
作为闽剧前身之一,“平讲戏”是清代福州方言区城镇、乡村传播最为广泛的地方小戏。由于史料记载稀少,特别是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福州书坊刊刻曲本匮乏,使“平讲戏”起源时间以及“两小戏”(生、旦)、“三小戏”(生、旦、丑)、“多小戏”...
关键词:福州闽剧 平讲戏 戏曲脚色演化 
三元互动作用下传统唱书的衰歇与勃兴——以介休宝卷与昭通唱书的发展走向为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92-96,共5页于红 李豫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介休宝卷社会功能研究”(2020YJ154)。
民间曲艺的兴衰主要受听众群体、说唱艺人、社会需求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中国传统唱书的式微与兴盛亦不离此宗。清末以降,以山西介休为中心的介休宝卷之衰歇,与晋商家眷群体式微、尼姑还俗、慰藉性题材难以满足娱乐性需求息息相关。同时...
关键词:三元互动 衰歇 勃兴 介休宝卷 昭通唱书 
中国曲艺高校学科传承的历史使命——评《中国曲艺发展简史》
《曲艺》2021年第4期59-60,共2页于红 李豫 
中国曲艺曲调丰富、种类繁多,流传亘古却始终不失生活本色,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流传在中国民间。中国曲艺是一门有着完整、丰富体系的学科,有着非常宏远、深厚的研究价值,不仅是艺术本身,在彰显民间文化、民间价值追求等方面,意义也非...
关键词:中国曲艺 研究生教育 艺术学门类 全国政协 民间文化 高校学科 发展简史 高等院校 
张锦传奇《新琵琶》创作原因探析
《中华戏曲》2018年第2期193-203,共11页于红 李豫 
张锦,号菊知,山西阳城县人,生于乾隆初年(约1741-1745),卒于嘉庆十年(1805)。张锦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1),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清丰知县,(2)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因为民请命招致谪戍,被贬至伊犁,嘉庆二年(1797)遇赦回。(3)
关键词:创作原因 琵琶 传奇 乾隆初年 为民请命 阳城县 嘉庆 
近代中国北方摄影技术的应用与传播——以山西杨昉摄影活动为例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3期112-116,共5页于红 李豫 
《中国摄影史》云"1860年以前,摄影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只限于南方沿海几省"[1]19。其实,自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摄影技术就传到了中国北方。以北京为例,山西人杨昉游历英法德意等国回来,从1845年起,使用从西方带回来的摄影器材在北京开始...
关键词:杨昉 近代中国北方 摄影技术应用与传播 西方科学技术 
清代民间说唱刻本中的“社会记忆”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139-145,共7页于红 李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元明清说唱词话研究"(14BZW100)
保罗·康纳顿说过:"从口头文化到书面文化的过渡,是从体化实践到刻写实践的过渡。""刻写"是保存社会历史记忆的有效方式,民间说唱刻本以"刻写"方式保存有大量记载"现实历史"的唱词。以清代民间说唱刻本《西乡反》《说唱周雪健》为例的...
关键词:民间说唱刻本 社会记忆 民众史观 《西乡反》 《说唱周学健》 
追寻逝去的“元代社会记忆”——贵池傩戏的仪式、体化与刻写被引量:2
《学术界》2015年第9期212-219,327,共8页李豫 于红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元明清说唱词话研究"(14BZW100)的成果
安徽贵池傩戏是近年来所发现的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古老戏曲,对于它的形成时间、纪念目的、戏种名称,一直没有较为确切的定位,本文通过研究它的纪念仪式(仪式程序)、体化实践(正戏表演)、刻写实践(抄本形式),认为它是活态的"元代社会(说...
关键词:社会记忆 贵池傩戏 操演 元代说唱词话 
新发现疑是元高明《琵琶记》本事之“词话体南戏”《戏孝琵琶》被引量:2
《晋中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00-107,124,共9页李豫 于红 李雪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100)--<宋元明清说唱词话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元高明《琵琶记》的本事来源,以往均以南戏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为是。新近发现与元明"叙述体"说唱词话相同的清写刻本《戏孝琵琶》曲本,笔者通过其所含有的《赵贞女蔡二郎》"雷诛"语言因素、赵五娘"孝"思想等因素,发现《琵琶记》较其...
关键词:《戏孝琵琶》 南戏 词话 《琵琶记》 戏曲 
“西河大鼓”说唱艺术在明末清初京津冀地区传播之“新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3期38-39,共2页于红 李豫 
"西河大鼓"是北方典型的鼓书暨鼓曲艺术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以及周边的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关于"西河大鼓"的产生时间,通过艺人回忆及文献资料记载,最早可推至距今二百多年的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且产生伊始的...
关键词:西河大鼓 师徒谱 明末清初 曲艺 
民国时期的《晋民自治周刊》被引量:1
《山西档案》2014年第3期107-110,共4页常会敏 李豫 
1920年地方自治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阎锡山治晋,使得山西省成为模范自治省。然而,由于民国山西历史档案的缺失,这个时期的报刊存世者稀少。新发现三期《晋民自治周刊》,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反映着当时山西自治的情形,为了解...
关键词:自治周刊 阎锡山 山西自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