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33期79-8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CZ010077)。
摘 要: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C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PD-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IP分为CIP组(n=9)与非CIP组(n=71)。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饮酒史、有吸烟史、疾病类型、近期疗效、是否联合治疗、PD-1免疫抑制剂类型(替雷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丽珠单抗)、手术情况、肿瘤分期(Ⅳ期、Ⅲ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肌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结果CIP组与非CIP组性别、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高血压者占比、有饮酒史者占比、疾病类型、近期疗效、PD-1免疫抑制剂类型、手术占比及NLR、Alb、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60岁者占比、有吸烟史者占比、合并COPD者占比、联合治疗者占比、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合并COPD、联合治疗、肿瘤分期为Ⅳ期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合并COPD、联合治疗、肿瘤分期为Ⅳ期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CIP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加密切的监测和及时干预,以降低CIP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关 键 词:晚期恶性肿瘤 免疫相关性肺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 危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