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超 郑吉伟[1] Zhang Chao;Zheng Jiwe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4年第4期42-53,共12页Studies on Core Socialist Values
基 金:202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批准号:23XNH09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基因的集中表达。从连续性角度看,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创新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始终发扬中华民族不畏挑战、革故鼎新的精神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注入了时代活力;从统一性角度看,中华文明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深沉追求与坚定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夯实了根基;从包容性角度看,中华文明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共识与社会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融入多元要素;从和平性角度看,中华文明一贯传承的“和平、和睦、和谐”理念,为人类迈向现代化提出了新型叙事方案,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霸权式文明形态的时代超越。
关 键 词: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A81[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