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真实”,如何“确定”:蔡崇达“故乡三部曲”与碎片时代的文学可能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壮[1] 

机构地区:[1]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100013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1期57-80,共24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大量普通读者的欢迎。这与作者蔡崇达的写作策略及其作品自身诸质素有着内在关联。在题材层面上,蔡崇达以数量众多、身份多样的“他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其内容展开方式带有非虚构写作意识、强调真实具体,显示了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创作中过度内倾化趋向的某种反拨。在形式层面上,“故乡三部曲”通过材料编排“存在互证”、情节逻辑“形式闭环”等方式,不断强化文本的稳定性和确定感,保证了读者阅读预期和情感体验的高度可控。在价值姿态上,“故乡三部曲”对情感的力量予以反复的强调和确证,情感逻辑的连贯性和价值判断的一致性,构成了文本内部重要的支撑力。“故乡三部曲”对“他人”的挖掘和对情感的强调,最终在对故乡的想象和书写中得以实现。蔡崇达“再造故乡”的愿望与实践,体现了“地方性”和“空间逻辑”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日益提升的重要性,折射出文学在当下时代面对的许多新难度与新可能。

关 键 词:“故乡三部曲” 非虚构意识 形式闭环 情感价值 地方书写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