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壮[1]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1期57-80,共24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大量普通读者的欢迎。这与作者蔡崇达的写作策略及其作品自身诸质素有着内在关联。在题材层面上,蔡崇达以数量众多、身份多样的“他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其内容展开方式带有非虚构写作意识、强调真实具体,显示了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创作中过度内倾化趋向的某种反拨。在形式层面上,“故乡三部曲”通过材料编排“存在互证”、情节逻辑“形式闭环”等方式,不断强化文本的稳定性和确定感,保证了读者阅读预期和情感体验的高度可控。在价值姿态上,“故乡三部曲”对情感的力量予以反复的强调和确证,情感逻辑的连贯性和价值判断的一致性,构成了文本内部重要的支撑力。“故乡三部曲”对“他人”的挖掘和对情感的强调,最终在对故乡的想象和书写中得以实现。蔡崇达“再造故乡”的愿望与实践,体现了“地方性”和“空间逻辑”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日益提升的重要性,折射出文学在当下时代面对的许多新难度与新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