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国新文明理论之形成研究》(23BZX015)以近代中国新文明论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历史观视角,运用哲学与历史学融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近代中国新文明论代际转换的历史进程,探索中国文明根基在近代发育、伸展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世界格局与中国内部变革联动造成了“千年变局”,时代危机与转型机遇并存,催生出近代中国多样的新文明理论。在西方文明本土化、传统文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明马克思主义化的复调演进中,文明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呈现代际性转换的特征。一方面,兼具稳定性与融合性特质的传统文明内化于近代新文明理论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创新力与实践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导理论。在近代中国新文明理论的代际转换中,开启了传统文明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构中国新文明根基的历史进程。
关 键 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大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化 中华民族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明论 代际转换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5[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