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滞、郁、虚、瘀”理论探讨病证结合模式下胃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班彦然 方霜霜 张涛[2] 钟卓泰 王倩影 杨洋[2] 魏玮[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19期2705-2709,共5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1-09);中医药防治消化道癌前疾病传承与创新团队(ZYYCXTD-C-202210);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自主选题专项课题(WJYY-ZZXT-2023-15)。

摘  要:本文旨在以中医“病证结合”思想为指导,以“滞、郁、虚、瘀”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机关键,探讨病证结合模式下胃部不同疾病异病同治的辨治思路;同时通过不同疾病宏观病症(证)与微观征象相结合的模式,全面阐释“病证结合”的诊断思维模式,以求在治法上能够针对不同的胃部疾病进一步审慎病机,从而针对疾病共性核心病机在“异病同证”的基础上通过“调枢通胃”法,达到“同治”的目的,以期为慢性胃部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关 键 词:病证结合 异病同治 胃部疾病 滞、郁、虚、瘀 调枢通胃 

分 类 号:R573[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