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义豪[1] 邵为林 黄瑾 冯燕[1] 李婧[1] 陈秋云 Surendra Parsad Yadav Zia-ul-Haq Nabil 张娅[1] 李根山 张晶[1] 马翔[1] 姚志红 杨祚璋[1]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骨外一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118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办公室,云南昆明650118
出 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2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基 金: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23B10)。
摘 要: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皮肤肿瘤,发病率位于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是皮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1]。1976年Reed[2]首次描述了肢端黑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主要指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的黑素瘤,其中足底最常见[3]。我国的黑素瘤发生于肢端比例超过60%,并以足底居多[4]。足底黑素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灶切除范围及创面修复是手术的关键。足底黑素瘤切除范围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决定,安全切缘为0.5~2.0 cm。而足底不同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修复,足底负重区需承重,皮瓣是最好的选择,而足底非负重区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后植皮是常用的修复创面的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