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2]中共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甘肃积石山731700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2-61,共10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甘宁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路径优化研究”(21BMZ0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920220028)。
摘 要:共同体一词因源于西方,其概念萌芽于古代时期,出现了城邦共同体、神圣共同体,经历了由俗而圣的过程。到了近现代,因人权话术和理性启蒙的影响,以及现代自由思想的重塑,其语义也随着时代、背景、语境的变迁而嬗变,出现了人权共同体、理性共同体、自由共同体,体现了这一时期西欧对人权、理性与自由追求的深刻印记。然而,随着西欧的殖民扩展,资本主义暴露出诸多有悖启蒙精神的现象,西欧社会也由此陷入自我设定的矛盾怪圈。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其后,随着这一思想的外溢,滕尼斯、涂尔干等人进一步扩大了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外延。梳理共同体概念的演进,看清马克思的指向,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命题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