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颅内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佟雅涵 邵志清 李开[1] 石磊[1] 

机构地区:[1]浙江省肿瘤医院,310005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4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1KY583)。

摘  要:神经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1-2],其特征包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传统诊断方法依赖于病理活检,这种方法虽然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具有侵入性,可能对患者造成创伤,且成本较高。随着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MRI)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技术,为肿瘤的术前精准诊断提供了新的无创性选择。APT能够非侵入性地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和多肽[3],因此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价值。APT成像技术在颅内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已经日趋成熟,并逐渐被临床医师所熟悉和应用,为医师提供了常规影像学检查之外的更全面的肿瘤信息。

关 键 词:磁共振功能成像 颅内胶质瘤 颅内恶性肿瘤 病理活检 临床医师 酰胺质子转移 神经胶质瘤 无创性 

分 类 号:R739.4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