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道德行动者的物:“万物互联”中道德物化的现实化路径与挑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超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0期141-147,共7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道德物化理论认为技术人工物并非只是价值中立的工具,而是具有道德意向性的行动者,因此道德可以经由技术人工物得以现实化。在六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下,技术人工物对道德的影响差异显著,而通过“预测一评价一设计”模型与“劝导技术”模型,则能发挥道德想象力与多元因素的互补作用,形塑道德物化的现实化路径。但这其中仍面临诸如“不道德”被物化、连接风险不可预测、违背用户自由意愿等理论问题,以及伦理责任界定难、跨文化的道德相对性、道德反思滞后性等现实挑战。因此,需从微观的工程学视角出发,拓展道德物化的多元价值维度,促进跨学科领域合作,提高设计团队的道德敏感性,并具体回归行业语境进行综合设计考量。

关 键 词:道德物化 万物互联 技术人工物 行动者 

分 类 号:B82-05[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