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儿童电影审美特质研究  

A Study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Children’s Films in the 198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轶 ZHANG Yi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河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61-65,71,共6页Journal of Henan Open University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从重视内容向重视表现形式转向的分水岭。形式不再是内容的附庸,造就了儿童电影在八十年代惹人注目的美学转型。具体来说,在视听层面,对影像造型表意功能的充分发掘,展示了影像造型在叙事层次的张力,实现了从传统的叙事完整到情绪氛围圆融和情绪表现流畅的美学追求的转变。然而,在审美接受层面,教育仍然是影片无法脱离的思想根基,“被提纯”的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以及蕴含着创作者忧患意识的艺术思维,最终导致影片与少儿观众的期待视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

关 键 词:八十年代 儿童电影 儿童本位 视听突破 审美接受 

分 类 号:J973[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