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与企业违规:“抑制”还是“掩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华林 周艳利 

机构地区:[1]广东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商业会计》2024年第22期19-26,共8页Commercial Accounting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区域联合基金青年项目“民营控股股东财务资助的治理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22A15151104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融资融券对称交易行为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200204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D23XGL048)。

摘  要:文章以2016—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精准扶贫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违规发生的概率随着上市公司精准扶贫总投入的增加而下降。区分精准扶贫方式后,发现“造血式”精准扶贫投入越多,企业违规发生的概率越低,表现为“抑制效应”。“输血式”精准扶贫投入越多,企业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概率越低,表现为“掩饰效应”。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考虑,成长期企业“造血式”精准扶贫的“抑制效应”更强,而成熟期企业“输血式”精准扶贫的“掩饰效应”更强。进一步考虑外部社会舆论环境,发现当企业处于正面社会舆论时,精准扶贫更可能发挥“抑制效应”。当企业处于负面社会舆论时,精准扶贫难以发挥“掩饰效应”。文章的研究为正确认识和评价上市公司的精准扶贫方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 键 词:精准扶贫方式 违规发生 违规稽查 抑制效应 掩饰效应 

分 类 号:F272.3[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5.5[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