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鹏飞[1] 翁晶 吴宗林 陆毅[1] 王曙 曹伟 吕承勋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438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33期82-84,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总结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68岁,因“会阴部疼痛伴血尿1个月,胸背部疼痛12天”收治入院。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708 ng/mL,肛门指检触及左侧叶质韧肿物。盆腔CT平扫见前列腺左侧外周带肿块伴双侧髂血管淋巴结肿大,考虑恶性。胸部CT平扫提示双肺多发结节,胸骨柄、T3、L2椎体骨质破坏,考虑肺及胸骨转移灶。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双侧高级别恶性肿瘤,考虑间叶组织来源。病理检查提示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骨继发恶性肿瘤、肺继发恶性肿瘤。予止血、膀胱冲洗、营养支持等治疗无效,行“膀胱镜下前列腺姑息性电切+电凝止血”治疗,血尿短暂好转后再次出现持续全程肉眼血尿,再次行膀胱镜电凝止血时见前列腺组织广泛糜烂,手术止血效果欠佳。患者病情进展快,发病至死亡仅95天。结论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tPSA多正常,早期诊断困难,盆腔CT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前列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改善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