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志坤 胡蓉 郑舒丹 谢红炬 

机构地区:[1]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海口570311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33期111-114,F0003,共5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Hnky2021ZD-16)。

摘  要:恶性黑色素瘤(MM)极易发生区域和远处转移,通常预后很差。早期未转移的MM应手术切除,对于晚期MM患者,免疫疗法提高了大多数MM患者的生存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等免疫检查点的发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模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阻断剂伊匹木单抗、PD-1阻断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LAG-3阻断剂瑞拉利单抗等,能够明显改善晚期MM患者的预后,其协同应用时进一步增强了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反应,提高了MM免疫治疗的疗效。MM免疫治疗的效果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细胞因子、MicroRNA、肠道微生物群和肿瘤代谢等,仍有很大比例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无法获得令人满意。。

关 键 词: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恶性黑色素瘤 

分 类 号:R739.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