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存的内在性维度及其与外在性的统一——孟子与告子“仁内义外”之辩的生存论阐释  

The Inherent Dimension of Moral Existence and Its Unity with the External:An 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bate on"Inner Benevolence and Outer Righteousness"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健玲 郭美华 Fu Jianling;Guo Meihua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11期44-52,共9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从具体生存活动本身的生存论视角看,此前学界对孟子与告子“仁内义外”之辩的理解存在错谬:一方面缺乏对告子义外之论合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将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归结为理智形而上学的心性内在说。这两者都没有奠基于人自身的具体生存活动来理解道德生存的内在性与外在性及其关联。告子看到了自然与规范之间的彼此外在性,意识到具体道德情境与差异性他者的外在性,这是合理的;但他将具体道德情境与差异性他者视为抽象的外在者,僵硬地割裂自然与规范。对孟子仁义内在说的传统解释,忽略了更为基础的具体行事概念。实质上,基于具体行事活动,孟子的“仁义内在”凸显出事亲从兄之实际生存活动是仁义的本义,从而将道德情感、道德规范、道德意识等理解为内在于心事一体意义上的整体性生存。

关 键 词:仁内义外 内在性 外在性 道德生存论 

分 类 号:B222.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