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6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及其美学研究”专辑 主持人语:襁褓中的社会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晖[1] 

机构地区:[1]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4-4,共1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摘  要:若干年前,在评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著时,笔者曾将1950-1960年代文学描述成“襁褓中的社会主义文学”?譹?訛。它是初生的、短暂的、新颖的;又在动荡中探索和发展,不断遭受干扰和打断,不断被后来的历史叙述所重构。“文革”中它被定性为执行了一条“文艺黑线”。进入“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并没有得到充分梳理与总结,20世纪80年代文学信奉“个人化”“现代化”“去政治化”,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观又表现出从普遍的、理念的人到世俗的人,从个体到身体、欲望的形而下位移。与之相对,这一时期文学因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既缺乏“个人性”“普遍人性”,又反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被视为“不成功”“不合时宜”。

关 键 词:文学话语 历史叙述 去政治化 普遍人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描述 个人性 美学研究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