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及其道德意义探析  

Agnes Heller’s Ont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d Its Moral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司空[1] Zhao Sikong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年来中东欧非自由主义的兴起及演变研究”(19BKS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解读可以从自我保存、个人主义、个性和有意义的生活四个方面展开。自我保存具有自我和社会两个维度,不仅是对已有个体的维护,也是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性的维护。赫勒所批判的个人主义弊端与将他人作为手段、排他主义和冷漠相关。尽管肯定自我保存的意义,但个性却具有更高的价值,它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并使自由得以实现。日常生活本体论以有意义的生活为归宿。

关 键 词:自我保存 个人主义 个性 有意义的生活 

分 类 号:B82-0[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