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珍 Li Zhen
出 处:《现代哲学》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及其实践的哲学研究”(21&ZD06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数字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2023GZYB011)。
摘 要:关于机器人意识和机器人伦理的关系问题,存在道德实在论和社会关系论两种立场:前者认为机器人道德的规范性问题与其意识经验能力的事实性问题密切相关,后者否定这一观点,提出机器人的道德地位是由机器人与人类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本文一方面批判了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表明存在物具有意识是与之建立社会关系的必要前提,并且关系论最终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当代心灵哲学的资源,对“道德主体”和“道德受体”概念进行元伦理学分析,为道德实在论辩护,表明机器人拥有道德地位所必须满足的先决条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必须以拥有现象意识为前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