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可[1,2] 吕林倥 Fang Ke;Lyu Linkong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党委,成都610000 [2]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00
出 处:《观察与思考》2024年第11期25-36,共12页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基 金: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西南石油大学)(21SZJS51010615)立项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嬗变研究”(SC21ZDYZ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伴随着诸多建设因素之间形成的内在张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的运动规律,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的辩证发展观。在发展模式层次,形成了社会主义普遍规律和特殊形态统一的辩证张力;在发展战略层次,形成了社会主义曲折道路与光明前途统一的辩证张力;在发展动力层次,形成了坚守正道与勇于创新统一的辩证张力;在发展道路层次,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共存的辩证张力;在发展主体层次,形成了政党领导与人民主体统一的辩证张力。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体现了价值性与目标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这对于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 键 词:列宁主义 辩证发展观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内在张力 方法论启示
分 类 号:A8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