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超[1] 韦良玉 佟旭[2] SUN Chao;WEI Liangyu;TONG Xu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12期2007-2009,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409);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青年优才”项目(首发2022-4-4282);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2110025021);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崔锡章中医文化传承工作室(京中医科字〔2018〕119号);首都医科大学第二课堂创新项目(D2KT2023183)。
摘 要:孙一奎的命门思想深受宋明理学太极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既往医界认识的有形命门,将其提升为形而上的概念进行论述,跳出了具体脏腑的限制,提高了命门的理论地位。其命门思想大体宗宋明理学本体论宗旨,但也与其有本质上的不同。宋明理学中的“太极”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而孙一奎命门观中,人体“命门”以两肾为所确立的基础;宋明理学中的“太极”非阴非阳,而孙一奎命门观中命门性质“谓之阳则可,谓之火则不可”。由于医学的目的是指导临床辨证和用药,孙一奎的命门观无法、也不能忽视人体脏腑的实际而虚无存在,他的命门观仍是为其主张通过培补肾与命门,达到“固本培元”的治疗目的而服务的。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