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晶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书摘》2024年第12期80-86,共7页
摘 要:梳理鲁迅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的关系,个人最直接的体会是,对鲁迅在“五四”时期所处的位置,发挥的作用,他与各色人物的交往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做文学史研究的人谈“五四”,鲁迅是重中之重,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后世评价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累加的过程,与其人其事在当时的影响,有时难免会发生不完全对位的情况。比如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发表《狂人日记》开始走上文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地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主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