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转换:展览对陶瓷艺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文伟 王赵婧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艺术市场》2024年第12期57-61,共5页Art Marke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研究(1949-2019)”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9ZD24。

摘  要:由于现代展览让展品的物理空间发生转移,从而让展品生发出新的叙事和意义;而观众对展品的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使作品与空间、观众与作品生成情感链接。正因如此,高质量、国际化的展览作为陶瓷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正推动着陶瓷作品走向具有公共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教育空间:展厅。在公共空间里,民族化、区域化及个性化的陶艺作品间接验证了不同文化背景、地域(地质)面貌和观察视角的差异性,进而彰显出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的传承特性。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举办的优秀陶艺展览案例,以探讨创作者、作品、观众、空间的四位一体互动模式,为陶瓷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拓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国际展览 陶艺作品 陶瓷教育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