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楠 Wang Nan
出 处:《社会科学动态》2024年第12期13-17,共5页
摘 要:休谟的政治哲学将人性中固有的道德情感与社会中人为构建的法律体系及正义规则相融合,将利益作为内在动力,依托道德情感理论,阐释了公私利益和谐共生的根源及其保障机制。马克思在休谟利益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实践出发揭示了利益问题的实质,诠释了公私利益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超越狭隘个体利益的前提条件,认为高度和谐的利益共同体是整体利益的实现形式。比较休谟和马克思的公私利益关系理论,能够厘清利益理论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利益的本质,为解决现实利益问题提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