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徽派古建筑的保护和再生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喻竹 耿佃梅[1] 

机构地区:[1]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00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HS2021B22);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3AH051336)。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坚持农村优先发展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发展。现如今,传统古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成为我国延续历史文化的重要根基。而徽派建筑在挖掘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背后更能凸显传统村落的价值意义,实现徽派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建设。文章旨在通过对徽州建筑的研究,探讨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结合徽州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现阶段国家重点主题乡村振兴的要求,分析徽州建筑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传承历史文化、提升乡村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推动徽州地区乡村振兴进程。

关 键 词:徽州建筑 乡村振兴 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 

分 类 号:K879.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