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敦煌石窟图像与洞窟宗教功能研究”(19BZJ01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古时期天山廊道族群流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研究”(22AZS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昭礼可汗继位之初[长庆四年(824)或不久],为了彰显和纪念回鹘昭礼可汗和其父腾里可汗娶大唐公主,以旁信和法行为代表的库木吐喇汉僧在获得昭礼可汗家族的资助下重修库木吐喇第79窟,并将其建成昭礼可汗夫妇的功德窟。在该窟中,既绘制了昭礼可汗与二位夫人(颉里思力公主和太和公主)、昭礼可汗已故的父母(腾里可汗和咸安公主)、昭礼可汗未成年之子和亲兄、昭礼可汗家族成员颉里阿斯的供养人像,还绘制了旁信和法行等汉僧的供养人像。关于这次重修的意图,一方面,为亡故的腾里可汗和咸安公主祈愿,同时,也为昭礼可汗家族健在成员祈福;另一方面,一窟之中同时绘制两位和亲公主,也意在彰显和纪念大唐与回鹘的友好历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