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人

作品数:677被引量:176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沙武田张先堂吕钊郑炳林张小刚更多>>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出版
《敦煌研究》2025年第1期131-131,共1页孔令梅 
郝春文主编《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于2024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由敦煌学界近160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完成,主要包括敦煌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考古、宗教、学术史7个部类,68个门类。全书分为上下...
关键词:供养人像 说法图 上海辞书出版社 敦煌学 尊像 石窟保护 动物画 经变画 
敦煌壁画中供养人乐舞图样态分析
《艺术教育》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姚怡暾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名称“百年敦煌石窟乐舞艺术活态创演研究”,项目编号:20BE070。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大量古代社会的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信息。其中,供养人乐舞图是敦煌壁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宗教仪式中的音乐与舞蹈活动。敦煌壁画中供养人乐舞图的研究不仅有助...
关键词:敦煌壁画 供养人 乐舞图 样态分析 
敦煌供养人画像的源流及其反映的文化融合
《美术》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郑怡楠 郑炳林 
敦煌石窟供养人图像源自邈真像。邈真像属于中国传统人物画,其起源很早,在两汉的文献中一般记作“图画形像”,西晋时称之为“素真形”,到唐代才出现“邈真”二字。西汉时期形成的像与赞相结合的形式一直影响到晚唐五代,敦煌写本邈真赞...
关键词:莫高窟 供养人像 邈真像 邈真赞 
2024年度敦煌研究院学术成果报告会
《敦煌研究》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张灏 
敦煌研究院2024年度学术成果报告会于2025年1月7—8日在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二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业务部门的16位专家学者作了报告,各部门、直属单位、文化企业、专家学者等10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学术成果报告会。报告会分为...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 麦积山石窟 供养人像 敦煌石窟 动物排泄物 文物数字化 网络信息化 直属单位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出板
《书摘》2025年第1期71-71,共1页
美国学者胡素馨编著,张书彬、王道杰、杨筱翻译的《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2024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本书为知名东亚艺术史...
关键词:敦煌画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 供养人 敦煌莫高窟 藏经洞 素馨 粉本 创作构思 
莫高窟北凉三窟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探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李金娟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冷门绝学”专项项目“敦煌工艺美术文献整理研究”(2021ZJX002)。
莫高窟北凉三窟是敦煌最早的一组石窟,其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对于莫高窟千年的营造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象征性空间营造,北凉三窟都体现出对汉晋墓葬建筑及宇宙空间营造理念的吸收和挪用,不仅描绘出...
关键词:北凉三窟 建筑空间 图像程序 供养人 礼仪功能 
石钟寺区石窟功德主研究——以第1、2窟供养人造像为中心
《敦煌研究》2024年第6期51-59,共9页孙琳 王毓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剑川石窟的空间特征、社会意义与保护利用研究(24YJAZH133)”。
供养人造像是舍资造窟的功德主及其亲属礼佛供养的图像。通过对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1、2窟供养人造像的图像配置与细节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重新澄清此两窟主像的人物身份,从而划定了石窟功德主的考察范围,并将在具体的时间、空间和社会情...
关键词:石钟寺区石窟 功德主 第1、2窟 供养人造像 
《女供养人》
《丝绸之路》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常沙娜 
乡宁营里千佛洞石窟供养人题名考
《史志学刊》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刘勇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大同地区碑铭所见民族融合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1@ZH030)阶段性成果。
北朝后期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政权于河东争夺、对峙数十年,地方大族是双方尽力争取的重要合作伙伴。乡宁县营里千佛洞石窟供养人题名保存诸多历史信息,经考证可见地方大族势力出仕周齐政权、稽胡部落兵被编入北周府兵体系等历史细节,是...
关键词:山西乡宁 营里千佛洞石窟题名 北周北齐河东对峙 稽胡(山胡) 府兵制 
形式的力量:帝后礼佛图形式研究
《艺术探索》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焦琳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与传播——以龙门石窟洞为例”(WQ202003)。
帝后礼佛图为佛教供养人像中特殊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为中心人物头戴冕冠或宝冠,周边侍者环绕在其周围或紧随其后,人物均呈出行状态。北魏时期出现的帝后礼佛图,以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及巩义石窟第1窟为主。宾阳中洞选择复杂的主从样式,是因...
关键词:帝后礼佛图 龙门石窟 巩义石窟 供养人像 帝王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