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市第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武汉430071
出 处:《四川中医》2024年第12期20-22,共3页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中医证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白细胞介素(IL)-25、巨噬细胞标志物分化簇(CD)68及CD20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武汉市第七医院收治的142例NAFLD患者进行分析,依据其临床表现、体征及脉搏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证型NAFLD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清Vaspin、IL-25、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CD206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142例NAFLD患者临床主要包括4种证型,分别为肝郁痰湿内阻证24例(16.90%)、湿热蕴结证40例(28.17%)、脾虚证56例(39.44%)、痰瘀互结证22例(15.49%);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比较,肝郁脾虚证均低于其他3种证型(P<0.05);Ⅲ型前胶原肽(PCⅢ)、透明质胶(HA)、IV型胶原(CIV)、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Vaspin及CD68水平比较,均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P<0.05);IL-25、CD206水平比较,均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P<0.05);随访2年,23例患者(16.20%)出现疾病进展,119例(83.80%)病情稳定,且痰瘀互结证的预后不良事件(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发生率均高于其他3种证型(P<0.05)。结论:不同辨证分型NAFLD患者之间的血清Vaspin、IL-25、CD68及CD206水平存在差异,且这些指标的紊乱可能与NAFLD病情进展及患者预后情况密切关联。
关 键 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白细胞介素-25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中医辨证分型 巨噬细胞标志物分化簇68 巨噬细胞标志物分化簇206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