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学”的解释争议与方法论自觉——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瑞[1,2,3] 万飞鸿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2]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3]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6期52-58,共7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历史科学方法的学理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3BKS016]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在对马克思“历史科学”的解读中,“历史哲学”与“实证科学”的阐释路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分歧。虽然二者都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抽象与具体关系”的研究,但由于对历史“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层级关系缺乏深入分析,最终导致弱化“历史科学”科学性的理论后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回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找到“历史科学”出场的最初语境。从历史方法的建构路径来看,通过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双重道路的统一,共同构建了“历史科学”。通过分析“从具体到抽象”与“由抽象到具体”的关系,剖析“历史哲学”和“实证科学”误读的实质,确证“历史科学”的科学性。从历史方法的构建价值来看,通过与《资本论》的文本互释,重新审视这一时期“历史科学”方法论的阐释视域与限度,实现“历史科学”的方法论自觉。

关 键 词:历史科学 历史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方法论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