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秦生 Shi Qinshe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9期44-59,共16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道教星斗信仰研究”(23CZJ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太真科》是南北朝道教的重要经典,然其书散佚各处、难窥全帙。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大渊忍尔对《太真科》作了较为充分的辑佚与研究工作。他认为《太真科》系上清科书,并考证其成书时间在420-425年。大渊之后,多数学者对其观点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态度。本文指出,晋宋上清经所描述的“太真科”与大渊辑本所反映的《太真科》具有大相径庭的面貌:前者是一种盟信科律,其宗旨为“禁无盟信”,这一主张在后者中未有反映,同时在上清经中也几乎找不到一条有实际内容的《太真科》佚文。根据《大有妙经》和《登坛符札》的表述,可知上清“太真科”不过是“不行于世”的虚目,并未被实际造出;后者强调信物当施散贫穷,并以天师道内容为主,实乃天师道科书。天师道《太真科》中的多处内容均与陆修静之理念十分合辙,其书或系陆氏借用上清经中的“太真科”名目,进一步融摄上清、灵宝经法而创作的新的天师道科书,成书时间当在437-471年甚或是467-471年之间,很可能是陆氏第二次进京后于崇虚馆“总括三洞”时作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