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礼堂的兴建、功用和管理  

On the Construction,Functions,and Management of Auditorium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全有 訾明慧 Su Quanyou;Zi Minghui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民国研究》2022年第1期1-20,共20页Studies on Republica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政治体制平稳转型研究”(18BZZ049)成果。

摘  要:民国时期社会思潮激荡,民众参加公共活动日渐频繁,社会空间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向。这一时期礼堂大量出现,体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需求。礼堂兴建目的多为教化,建设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多伴有奠基礼、落成礼及开幕礼的举行。礼堂空间按功用类型,主要分为政界人士活动空间、政治仪式举办空间和文化娱乐展演空间。礼堂的良好秩序有赖于相关规章制度的订立和遵行,但也时有社会冲突发生。礼堂作为公共空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是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民国时期的一般性礼堂,既体现了国民政府规范社会秩序的政治意志,也反映了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关 键 词:礼堂 民国时期 教化 公共空间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3[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