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岩磊[1] Zhang Yanlei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0期37-48,共12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体自觉研究”(22FKSB017);吉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及方法论研究”(2024ZD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华文明作为“文化生命体”是“第二个结合”的本体依据,其本体论特性决定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向心力,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文明作为“文化生命体”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就方法论而言,其表征为自发自觉相统一的辩证法。自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我保护、自我接纳的非反思的自在环节,自觉是审视自身、审视世界的反思性的自为环节,而“第二个结合”是自发自觉的辩证统一。深入领会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内涵,对于彰显中华文明内在生命力、深化对“文化主体性”的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意义重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