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康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陕西安康725000 [2]安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陕西安康725000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陕西西安7100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12期1299-1301,1304,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M-296)。
摘 要: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密码子600的突变(BRAF V600E)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00例发生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果将其分为突变型组(n=56,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野生型组(n=44,未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比较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结节最大径、腺外侵犯情况、病理分型、多发结节占比、双侧病灶占比、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等。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生存情况(总存活率、无进展存活率)。结果突变型组年龄大于野生型组,多发结节比例高于野生型组,N0分期比例低于野生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型组经规范性治疗后1~3年的总存活率为85.71%(48/56)、无进展存活率为76.79%(43/56);野生型组的总存活率为90.91%(40/44)、无进展存活率为79.55%(35/44);两组的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DTC患者的年龄、多发结节占比及N分期存在明显差异,但经治疗后两者预后情况相当。
关 键 词: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密码子600的突变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