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与“非遗进校园”融合的路径研究——以大调曲子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庆华 马奇[1] 

机构地区:[1]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非遗传承研究》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2023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SJYZD-032);南阳师范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OBE理念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师范)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XYJYB-35);202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筝派四大谱系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5-ZDJH-79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非遗进校园”是实现非遗传承保护、高校达成育人成果的有效途径。河南南阳师范学院不断优化高师音乐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以赛促教,加强艺术实践锻炼,搭建三个科研平台,实现较好的融合。大调曲子的传承保护工作,还需要通过在高校中成立大调曲子传承班、开设成体系的大调曲子课程、建设大调曲子数字图书馆、建立校内大调曲子群团组织等多种途径融入高师音乐教育,实现两者的双赢,并为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大调曲子 高师音乐教育 非遗进校园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